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积极助力五省(区)高质量发展
你的位置是:首页 > 专题栏目 > 西北五省(区)政协“助推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联席会议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积极助力五省(区)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6-09    文章来源:亚洲中心时报
【字体: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积极助力五省(区)高质量发展

——西北五省(区)政协“助推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联席会议发言摘编(以发言顺序)

抓住共建“一带一路”重大机遇构建高水平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崔 波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抓住共建“一带一路”重大机遇,用好中阿博览会和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平台,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农业方面:创建毛里塔尼亚、约旦等8个中阿农业技术转移中心海外分中心,打造3个国家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成功举办了五届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获批建设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今年9月,将联合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举办首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
  经贸方面:获批中国(银川)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获批建设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今年8月将举办第五届中阿博览会。
  科技方面:建设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立了阿盟、沙特、约旦、阿曼、阿联酋(迪拜)、埃及、苏丹、摩洛哥8个双边技术转移中心,成功举办三届中阿技术转移暨创新合作大会、高新技术及装备展、技术推介会等活动,推动信息通讯、智能制造、新能源、现代农业等领域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向阿拉伯国家转移转化。
  医疗方面:2019年成立了中国—贝宁远程医疗合作中心,利用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成功为贝宁一名巨大“甲状腺肿瘤”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与国务院国资委合作建立了中央企业远程医疗平台互联网医院,为中央企业境外28万中方员工(涉及184个国家、8879个医疗点)提供专业、健全、完善的医疗保障服务。
  对外通道方面:获批银川国际航空港,开放第三、四、五航权,开通宁夏—中亚、宁夏—蒙古—俄罗斯国家货运班列,累计发运265列1.27万车。
  西北五省(区)要不断加强区域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借势、互相支持、错位发展,通过大开放实现西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联合打造全国最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和清洁能源装备科研、制造基地。建议国家在清洁能源规划和政策层面向西北地区倾斜,在装备科研和制造产业发展、就地消纳转化、外送通道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是挖掘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技术需求,推动优势技术走出去。充分利用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中阿农业技术转移中心等国家平台,推动新能源、电子信息、旱作农业、节水灌溉、设施种养、中医药等领域优势技术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转移转化。
  三是以丝绸之路经济带需求为引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调整西北地区产业结构。西北五省(区)应将东部转移、西部承接有效衔接起来,瞄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产品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调整产业布局,共同争取将这些产业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
  四是积极推动医疗健康合作与交流。建议国家加大对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支持力度,支持宁夏建设国家科技创新赋能医疗健康应用创新中心,进一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技术拓展远程医疗服务。
  五是推动建立由国家部委牵头的西北五省(区)协调机制。建议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建立西北五省(区)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领导协调机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超出西北五省(区)能力的事情,由国家层面进行统筹协调推进。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构建陆海联动多向并进开放发展新格局

陈 青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

近年来,甘肃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甘肃最大的机遇在于‘一带一路’”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宝贵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与沿线国家和省区市的多领域合作、全方位交流,初步构建了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发展新格局。
  一是加强政策沟通,构建务实合作交流平台。制定《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打造“五个制高点”规划》《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等一系列方案规划,成功举办4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9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对外开放政策体系,形成了经济园区、口岸、保税物流、会展等功能较为齐全的平台体系。
  二是加强互联互通,打造“立体丝绸之路”。兰州、天水获批建设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其中兰州试验区已建成,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中哈合作中心建成2个跨境电商海外仓。初步实现了与沿线国家和省区的互联互通,立体丝绸之路构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三是促进贸易畅通,不断加大改革创新步伐。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日益活跃,“十三五”以来累计实现贸易额786.2亿元。仅今年1至4月贸易总额达到84.6亿元,增长71.4%,占全省外贸总值的4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是促进民心相通,不断深化人文交流合作。综合运用“东亚文化之都”“中外文化旅游年”、国际展(博)览会等对外交流平台,通过文艺演出、艺术展览、旅游推介、讲座论坛、文化培训、在线云游及艺术家采风等形式,持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有效扩大了甘肃在沿线国家中的“朋友圈”。
  西北五省(区)地缘相连、血脉相亲,一条丝路既是连接纽带,也是沟通桥梁,我们只有加强沟通合作、共谋发展,才能实现发展共赢。为此建议:
  一是整合旅游资源,做大做强丝绸之路旅游品牌。以丝绸之路为纽带,构建实施西北五省(区)智慧旅游协同应用系统,集中宣传西北五省(区)的精品丝路旅游品牌,提升“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新疆是个好地方”“文化陕西”“大美青海”“畅游宁夏,给心灵放个假!”文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节会互参,形成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补台的工作格局,合力打造西北文旅交流国际平台。
  二是加强通道基础建设,把通道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施通道物流产业提速突破计划,构建辐射西北西南、连接中西亚、联通东南亚的国际国内双循环现代流通网络。实施省际及区域通道畅通项目,实施敦煌至哈密等重点公路通道项目,将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通往新疆若羌县的公路项目纳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推动重要旅游目的地、产业基地与综合交通枢纽的快速连接和重要节点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
  三是聚力贸易畅通,塑造区域开放新格局。建议国家将马鬃山口岸列入与蒙古国口岸开放合作双边协议,鼓励内陆口岸与边境口岸合作设立内陆无水港、联运场站等场地;在五省(区)设立自由贸易区、综合保税区等,完善西部地区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建立沿边开放战略规划平台;在甘肃设立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陕西实践发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样板作用

杨冠军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

近年来,陕西省把打造“一带一路”五大中心作为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陕西实践,形成了开放发展的生动局面。
  一是全面提升交通商贸物流中心能效。加快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累计开行干线15条,2020年共开行3720列,占全国总量的20%,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位居全国第一。持续完善交通网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6000公里,高铁营业里程达到1019公里,累计开通国际航线88条。
  二是有力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中心建设。全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外资吸引力,世界500强企业在陕投资设立121家外资企业。2016年至2020年,陕西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累计外贸进出口2070.9亿元,年均增长达到了19.8%。
  三是不断丰富科技教育中心合作领域。着力打造国际创新合作平台,成立陕西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盟,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关系,建立了19个国家级、71个省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基地。2015年以来,全省各类创新主体与国外签订技术合同561项,合同总金额80多亿元。
  四是持续深化国际文化旅游中心内涵。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成功举办了6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3届世界文化旅游大会、6届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重大活动,陕西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与30多个国家的知名高校和文博科研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一批文化交流项目在海外引起热烈反响。
  五是着力强化丝绸之路金融中心支撑作用。积极开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和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推进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截至2020年底,陕西累计实现人民币跨境收付3492.83亿元,辐射126个国家和地区。
  六是充分发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样板作用。4年来,完成165项试点任务,累计形成创新案例511个,21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83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向西北地区推介70项改革创新成果,为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和扩大开放提供了“陕西经验”。
  几点想法和建议:
  一是立足区位优势,升级互联互通体系。高标准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抓好瓶颈路段和堵点改造,建设一批大型枢纽站点和铁路专用线,推动“点对点”运输向“枢纽对枢纽”转变,提升亚欧贸易通道综合承载能力。将重大交通建设项目纳入国家相关规划予以推进,加快补齐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短板,推动形成畅通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
  二是立足产业优势,深化“走出去”“引进来”。主动布局和拓展海外市场,促进域内企业与央企深化合作,利用大企业、大项目、大平台“借船出海”。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协同推进西北五省(区)通关一体化建设,共同支持跨境贸易服务机构通过“单一窗口”提供延伸服务,为经贸活动提供更多便利和更优环境。
  三是立足科教优势,打造丝路创新高地。目前,陕西正依托丰富科教资源加大创新力度,着眼于建设立体联动“孵化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三大目标,全力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以期带动陕西、辐射西北。
  四是立足历史文化优势,合力发展文旅产业。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共同开拓境内外旅游市场,携手做强丝绸之路旅游品牌;共同建设“中亚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依托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联盟等组织,不断扩大丝路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构建东西贯通南北交通立体大通道

王振昌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

青海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国家有关部委大力支持、兄弟省区市协同配合下,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全省公路“东部成网、西部便捷、青南畅通、省际连通”路网格局基本形成。格敦铁路、格库铁路建成投运,西成铁路开工建设,铁路运输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西宁机场升级为国际机场,西宁机场三期扩建、玉树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六个支线机场建成投运,“一主六辅”格局形成。西宁、海东、格尔木三个区域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建设稳步推进,初步构建形成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交通立体大通道。
  二是培育出铁合金、农产品、高原牛羊肉、碳酸钠、中药材、铝材、文化产品等11种出口千万美元以上产品。设立了3个国家级和7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三是青海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成运营,货物转关通关能力不断加强、货物种类不断增多。西宁、格尔木列入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西宁机场升级为一类航空口岸,开通7条国际(地区)航线和朝觐包机。开行8列中欧班列和10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并实现常态化运营。西宁综合保税区和西宁、海东两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相继获批开建,综合保税区封关验收在即,跨境电商综试区首单业务正式开通。依托藏毯展,打造形成新型国际化特色化会展经济平台。
  四是在30多个国家开展了青海特色产品展示和文化产业发展交流,举办了“新时代的中国:大美青海从三江源走向世界”外交部全球推介活动。可可西里申遗成功,纳入《世界遗产名录》,成功举办首届国家公园论坛,与厄瓜多尔、智利国家公园正式签署了合作交流协议。
  青海省希望在以下方面得到国家支持:
  在设施联通方面:一是建议将串联青川两省的西宁至色达公路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二是建议将格尔木机场、玉树机场升级为国际航空口岸,建设青藏高原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将西宁、格尔木铁路口岸纳入国家规划。
  在贸易畅通方面:一是支持青海申报建设以西宁至海东都市圈为中心,联结格尔木青藏国际陆港枢纽城市为主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二是通过内陆公铁联运方式,由青海格尔木经西藏吉隆口岸运输至尼泊尔,推动中尼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三是整合西北省区中欧班列资源,采取拼箱集货的方式,把各省优质产品通过编组的方式发运出去。
  在产业提升方面:一是恳请国家将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层面建立省部协调机制,统筹谋划推进产业发展布局、政策措施、要素保障。二是支持青海建设国家储能发展先行示范区和全国清洁能源交易中心,青海打造全国光伏板回收利用系统建设和无害化处置示范区。三是支持推介“青海牦牛”品牌,提升“牦牛之都,藏羊之府,枸杞之乡”公共品牌国际知名度。四是推动西北地区承接东中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特色农牧、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转移。
  在民心相通方面:一是支持青海建设国家中藏药产业基地和国家级中藏医药技术研发中心,提高藏医药海外影响力。二是支持强化青海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生态旅游合作,形成文旅产业互补、文旅资源共享、文旅企业共赢。

高质量推进核心区建设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作出新疆贡献

巨艾提·伊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质量推进核心区建设,切实把自身区域性开放战略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中,聚焦“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建设,勇于探索谋发展、主动作为求实效,推动核心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了新疆实践。
  (一)深化国际合作,区域影响力不断扩大。持续加强政策协调、完善对接机制,不断深化政策沟通,为维护国内外供应链产业链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大力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与周边国家建立边境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积极开展医疗援助和国际医疗合作,共同维护边境口岸疫情防控安全和常态化通关便利。二是持续加强政策沟通。持续巩固深化中哈、中蒙等双边口岸合作机制。累计缔结国际友好城市45对,不断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空间。三是中欧班列和口岸通道安全畅通。优化口岸疫情防控措施和通关作业流程,2020年,经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口岸过境中欧班列首次突破10000列。
  (二)完善基础建设,设施联通水平不断提升。围绕“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全力推进公路、铁路、航空、通信、管网“五位一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是公路通道不断畅通。公路互联互通大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常年开放的公路口岸通达二级以上公路。与周边国家开通双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118条,居全国之首。二是航空网络基本成型。乌鲁木齐国际枢纽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关键节点机场。三是能源通道作用凸显。建成投运“疆电外送”工程线路2条、“西气东输”工程线路3条,“疆电外送”第三通道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四是信息通道加快完善。与周边国家对接开通跨境光缆21条,电信、联通、移动均已开通乌鲁木齐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
  (三)拓展经贸合作,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一是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十三五”时期,自治区与17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贸合作。成功举办了6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及19次新疆境外商品展览会。二是双向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十三五”时期,全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3.45亿美元,利用19个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国外贷款15.07亿美元,累计实际对外直接投资46.3亿美元,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是贸易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面推广,铁路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进入全国领先行列。四是创新业态模式。积极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在政策上予以保障,在监管和服务上进一步优化。2020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在乌鲁木齐设立综试区。
  (四)做好平台建设,开放型经济载体不断丰富。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为龙头,加快推动霍尔果斯、喀什经济开发区和各综合保税区、沿边口岸建设发展,不断丰富对外开放载体,努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一是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建设成效初显。突出抓好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推动和田—喀什—乌鲁木齐集拼集运班列常态化运行。多式联运中心、海关清关中心等一批支撑性项目建成使用,智能场站平台具备上线运行条件,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快形成。二是霍尔果斯和喀什经济开发区加快发展。用好政策措施,推进实体经济发展,“两区”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三是口岸经济带建设有序推进。着力完善口岸基础设施,产业集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新增6类15个进出境货品指定监管场所,与周边3个国家开通5条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      
  (五)积极探索金融创新,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围绕本币贷款、本币互换、本币结算,创新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金融支撑开放发展的作用得到增强。截至目前,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169家、证券机构129家、保险机构34家,已形成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资产管理公司等多层次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的金融服务体系。
  (六)深化人文交流合作,民心相通不断促进。稳妥推进与周边国家文化、教育、科技、旅游、医疗卫生等交流合作,不断夯实核心区建设的民心基础。一是医疗健康合作积极推进。围绕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实施国家区域医疗服务中心试点工作。积极拓展国际医疗服务,与中亚国家开展医疗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国际医疗人道主义救援。二是文化旅游合作不断深入。先后举办了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丝绸之路国际汽车拉力赛等系列文体交流活动。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和“旅游+”,稳步发展跨境旅游、边境旅游。与吉林省签署了共同创建中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区域冰雪产业提档升级和规模集聚发展。三是科技合作水平持续提升。联合科技部、中科院、深圳市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试验区建设,科技国际合作覆盖45个国家和地区(组织)、400多家科研机构。四是教育国际合作成效初显。成立了中国—中亚大学校长联盟、中俄哈蒙阿尔泰区域高校校长联合会等,举办了中亚区域研究学术交流会议等多场交流活动,与23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300余份校际交流合作协议。
  联手打造西北五省(区)组团发展新格局,需要各方加强协作,共同争取国家更多支持。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支持智慧旅游区域合作。建议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在国家层面上制定西北五省(区)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帮助推进五省(区)精品旅游景区、线路的提升、改造和互联工作,实现精品旅游线路联通,提升整体区域旅游竞争力。增强区域旅游市场客源共享,实现区域旅游四季无障碍通行。
  二是推动口岸扩能提效。建议国家加大对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并将西部省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重点和优先支持范围,补强交通发展短板,不断提升服务全国中欧班列换装和通行需求的硬环境。强化西部省区海关、铁路的协调配合,推动各环节有效衔接、高效运转,加快推进“关铁通”“铁路快通”项目实施,协同推进通关一体化建设,打造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中欧班列快速通行软环境。
  三是构建物流枢纽新格局。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强对西北五省(区)商贸物流建设的政策支持和指导,在土地、投融资、财税、物流补贴等方面出台倾斜和支持区域发展的保障性政策,加大对五省(区)在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构筑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物流枢纽。
  四是强化开放发展保障措施。在优化政策环境方面,五省(区)应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的衔接和联系,用好用活国家赋予的财税、金融、土地、产业、人才等方面支持扶持政策,强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政策支撑。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五省(区)应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各类开放平台建设,鼓励先行先试和大胆创新,不断提升全方位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方面,五省(区)应围绕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方向、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在注重“横向联合、差异化布局”的前提下加大产业项目对接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承接中东部省区市产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