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优势 打响品牌 高标准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你的位置是:首页 > 协商议政
发挥优势 打响品牌 高标准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时间:2022-04-13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
【字体:

发挥优势 打响品牌 高标准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自治区政协“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文旅融合品牌”月度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文旅融合品牌”月度协商座谈会主题发言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杨 勇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把文化润疆纳入新时代党治疆方略,为新疆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次月度协商座谈会的主题是“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文旅融合品牌”,主线是以文旅融合为切入点,助推文化润疆战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提升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

一、以文旅融合的小切口助力文化润疆的大工程

选取“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文旅融合品牌”作为今年政协第一次月度协商座谈会的主题,目的是聚焦文旅融合发展领域突出问题,发挥政协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更好把现代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优秀文化元素充分融入旅游产业之中,助推新疆走出一条有区域品牌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以文旅融合发展这个小切口,让各族群众在旅和游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优秀文化交相辉映、包容并蓄的魅力,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润心、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

二、以文旅融合的小突破推动文化润疆的大发展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疆各地大力实施旅游兴疆战略,实现了新疆旅游的快速增长,即使遭遇世纪疫情影响,仍能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科研判、主动作为,推动新疆旅游业迅速回暖。新疆文旅产业的复苏和良好的发展势头,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认识到,新疆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有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有19个援疆省市的无私帮助,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新疆文旅融合产业必将蓬勃发展,文化润疆必将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三、以文旅融合的小视角引发文化润疆的大思考

一是顶层设计,明确路线。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文旅融合”品牌,主题主线要紧紧围绕以文旅融合为着力点,以创意创新为突破口,全方位、多形式助推文化润疆工程,提升文化自信。二是打破壁垒,理念融合。文旅融合发展是一项牵涉多部门、多领域的系统性工作,需有全局视野和超前理念,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三是多元融合,助推发展。文化和旅游企业是文旅融合发展最基础的参与者和推动者。需要我们积极采取适当激励措施,着力依法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大型国有和民营文旅企业集团参与新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不断引进优质资本,推动形成一批以文化和旅游为主业、以融合发展为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军企业、骨干企业,着力促进产业和市场融合。四是完善设施,便利通行。新疆有许多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资源,但由于交通不顺或基础设施不足,无法让游客充分领略其迷人的魅力。需要我们加快畅通交通路线的工作步伐,构建高效、舒适、便捷、安全的旅游交通体系,有计划、有重点地抓好食、住、行、游、购、娱等基础环节,推动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升级,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促进新疆文旅产业快速发展。五是人才引领,提升能力。人才是现代旅游业发展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在旅游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高端人才和一线从业者双重短缺一直以来都是新疆文旅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我们聚焦当前短板弱项,超前谋划旅游教育人才培养计划,长远解决新疆旅游人才匮乏的问题。六是历史发声,正本清源。新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要发掘好、利用好历史文物和文化资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讲好新疆故事,使博物馆和历史文物成为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的重要载体,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对于正确理解和讲述新疆历史,更加有正本清源、凝聚人心的重要意义。

全面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文旅融合品牌

□自治区政协常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 侯汉敏

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围绕文旅融合主线,大力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和“旅游兴疆”战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从顶层设计、旅游景区打造、品牌创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艺术创作、宣传营销等方面突出文旅融合,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精品旅游目的地体系进一步完善,“文旅+”“+文旅”融合进一步深入,宣传营销渠道和形式进一步拓展,“新疆是个好地方”品牌影响力深入人心。

目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思想理念融合滞后;二是产品融合创新不够;三是宣传营销整合不足。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加强改进三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推动思想理念融合,用好“文化润疆”“旅游兴疆”大讲堂、专题培训等平台,深入贯彻落实文化润疆、旅游兴疆、“十四五”等各项规划,进一步强化文旅系统和从业人员文旅融合意识,不断提升对文旅融合的认知和打造文旅融合品牌的能力。二是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融合。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创新,突出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积极推进“石窟寺”“都护府”“长城烽燧”展示利用,打造乌孙古道、车师古道等丝路古道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一批特色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筹建丝绸之路乐器博物馆(展);持续推出非遗巴扎,打造一批新疆特色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加快推动“新疆礼物”品牌体系建设和运营管理。以项目建设和品牌创建为牵引,推动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做好招商引资,培育文化和旅游龙头企业,提升新疆文旅产业发展竞争力。三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做好宣传营销,组织开展《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是个好地方”系列演出展演活动,举办第二届“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产展、“创青春”中国青年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乘着歌声游新疆”等品牌活动,持续擦亮“新疆是个好地方”金字招牌,讲好中国故事、新疆故事。

发挥区域优势 打响“新疆是个好地方”文旅融合品牌

□乌鲁木齐交通旅游投资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王国华

近年来,“新疆是个好地方”文旅融合品牌深入人心,新疆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的打卡地。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文旅融合品牌是文化润疆工程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我区在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文旅融合品牌方面,仍存在统筹规划研发不够、品牌内容挖掘利用不足、文旅产业融合不深、品牌推介还有较空间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挖掘内涵、规划先行,构建品牌研发培育体系

一是挖掘各地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各自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构建突出文化内涵、创意体验的旅游形象品牌体系。二是要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品牌策划方案。三是建立兵地文旅联席会议机制,共同推出旅游精品线路、出台旅游奖补政策、宣传推介旅游产品、分享融合发展红利。

二、推进产业融合,构建品牌发展体系

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合的支持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二是鼓励旅游企业品牌连锁经营和集团化发展,提升疆内各类旅游品牌影响力。三是坚持观光、休闲旅游并重,丰富观光旅游和游休闲旅游的产品供给。

三、推进宣传融合,构建品牌营销推介联动体系

一是建立全疆“一盘棋”联合营销机制,搭建全方位、立体化整体营销平台 ;强化部门联动,开展好“新疆是个好地方”宣传推介。二是积极拓展本地客源市场,组织好“新疆人游新疆”主题活动;发挥对口援疆优势,积极组织国内团队来疆旅游;推介青少年暑期游;大力拓展中高端客源市场 ,积极开辟拓展境外市场。三是依托艺术节、电影节等各类特色节庆、体育赛事等活动进行文旅产品宣传。四是逐步推广开展“看历史、游家乡、爱祖国”活动,打造景区景点综合立体化融媒体宣传架构,拓展宣介渠道。

用好红色文化资源 促进红色文旅融合发展

□自治区政协委员,民进新疆区委会专职副主委 孙钰华

新疆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对全疆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缺乏统筹、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够、红色旅游业态不丰富、对外宣传营销稍显不足。为此建议:

一、统筹红色资源,提升红色旅游品质。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等重点项目纳入自治区重点文旅项目库并给予资金扶持 ,形成一批高品质的红色旅游景区。

二、挖掘红色内涵,激活红色文化基因。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为契机,加强对屯垦遗址、军垦旧址等军垦文化遗存的保护性开发,对文化遗产、革命文物的价值与内涵进行挖掘,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建设红色旅游基地、红色旅游研学馆。

三、打造精品景区,丰富红色旅游业态。全面推进国家A级红色景区创建工作,以精品景区为龙头锻造精品红色旅游路线。提升现有红色旅游景区业态及服务管理水平,积极拓展旅游产品体系。推动“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游、特种旅游的结合,全面推进红色旅游发展,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形式多样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和线路,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满足大众对红色旅游的需求。

四、创新表达形式,加强红色旅游宣传营销。鼓励各类博物馆、纪念馆改进展陈方式,增加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不断创新红色旅游宣传形式、内容,大力推广红色旅游+互联网,进一步扩大红色旅游影响力。建立健全地师团县乡连三级营销机制,联合开展各类文旅宣传推广活动。借助新媒体手段加强营销推广,提升“红色之旅壮美兵团”品牌的知名度。

五、加强区域合作,构筑红色精神体系。加强疆内旅游合作以及区域间的交流互助,推动各地州市红色旅游资源共建共享。大力开展各类红色旅游主题活动,推动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进一步丰富红色旅游体验性。

推动新疆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

□自治区政协委员,乌鲁木齐菜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岳 峰

新疆冰雪资源得天独厚,是全国滑雪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但因新疆冰雪产业发展起步晚,冰雪产业发展的理念 、模式还在探索期,还存在品牌竞争力不强、融合发展不足、公共服务不到位、产业要素不配套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谋划推动要高

加大冰雪产业扩改建力度,为新疆优质的冰雪产业提档升级形成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重点围绕争取政策支持、加快冰雪规划编制、深化冰雪产业合作推动冰雪援疆合作等方向,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不断提升新疆冰雪产业整体竞争力。

二、产品供给要多

抓住“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契机,将纯运动型冰雪活动适度转化为“运动+休闲”型模式。要分层次构建系列冰雪旅游产品体系,努力丰富和完善新疆冰雪全产业链内容。

三、品牌建设要优

聚焦“人类滑雪起源地”等品牌形象,充分运用旅游展等多种形式,宣传新疆冰雪品牌。动员新疆籍演员、网红、知名人士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和旅游专业媒体的发声宣传,大力宣传新疆“景在雪中、雪在景中”的特色。

四、融合发展要广

广泛开展“冬捕节”等文旅活动,推动“古老毛皮滑雪”纳入自治区乃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积极开展冰雪进校园活动,创建冰雪特色产业园区 ,让更多人端起“冰雪”饭碗。

五、公共服务要足

大力发展通用交通事业,让各族群众和外地来疆游客更快捷、更方便、更多选择的参与到各类冰雪活动中。择优统筹规划和布局特色冰雪小镇 、冰雪特色村落等 ,打造更加完整的冰雪经济产业链。

六、人才培育要实

与国内知名体育运动院校开展广泛交流合作,加快推进“冰雪进校园”工程。在新疆打造一批国家青少年冰雪运动集训基地和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示范区。

做好新疆非遗工作 为文旅融合增光添彩

□自治区政协常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二级巡视员 王 洁

新疆各民族共同孕育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全区已有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94项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15项。非遗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但还存在内涵挖掘阐述和利用不足、保护利用设施欠缺、宣传普及力度还需加大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对非遗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将非遗传承保护利用纳入文化润疆工程内容,健全机构设置。建立非遗保护专家咨询机制,成立新疆非遗保护协会。

二是深化非遗内涵研究阐释。全面系统研究梳理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深入挖掘我区非遗项目中助力文化润疆工程的要素、内容、途径。加强项目及其有关的古籍文献、相关实物、遗存等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保护,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加强非遗项目研究阐释和保护成果的宣传、普及、应用。探索非遗项目与旅游融合的有效途径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

三是完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建立自治区非遗馆,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非遗传承体验设施,建设自治区非遗数字平台(数据库)。借助对口援疆力量,在有条件的县市建立非遗传承体验中心,对已建设传承体验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努力使非遗馆、传承体验中心成为展示新疆地域特色、多元文化的新兴旅游打卡地。

四是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组织引导各类媒体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等参与非遗传播,策划非遗专题活动。加强非遗传承人、非遗保护工作人员新媒体知识培训。鼓励全区文化馆(站)、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开展非遗展示宣传活动,鼓励非遗进校园活动,多角度 、多层次展示大美新疆的丰富内涵。

让文物活起来 充分发挥其在文旅融合中的独特作用

□自治区政协委员,乌鲁木齐职业大学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专职教师 罗皋毅

让文物说话、历史发声,充分发挥文物在文化润疆工程中的特殊作用,意义重大。文物与旅游结合,才能给旅游注入灵魂 、给文物插上翅膀。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文物内涵挖掘不够深,以文促旅有待提升。二是文创产品开发乏力,效益和特色不明显。三是人才短缺,文旅融合面临挑战。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快文物项目建设,为文旅融合注入新动力。支持建设吐鲁番西旁景教遗址博物馆,在政策方面支持推动高昌故城原景重现建设,在《文物保护法》允许范围内,建造“盛世高昌”复原景观。

(二)深化文旅融合,提高文旅产业市场化程度。加快推进文旅资源确权和价值评估,制定旅游投融资优惠政策和旅游文化上市企业奖励政策,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鼓励多元化的管理经营和资本运作。设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三)组织群众,突显文物的宣传教育作用。在各地开展“看历史、游家乡、爱祖国”活动,让群众走进文物,在旅游中感悟文化,了解新疆的历史宗教文化,接受教育。

(四)积极探索创新,提升文创产品研发水平。要创新文物资源利用模式,深入挖掘文物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利用馆藏资源提炼设计文物元素,推出系列生动有趣、实用好看又兼具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持续抓好博物馆数字化项目建设,实现馆藏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展示。

(五)重视人才培养,为文旅融合品牌打造提供智力支撑。探索建立功能齐全、主体多元的人才培养体制,加强对文化旅游从业人员挖掘和培养 ,注重引进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创意人才 、管理人才以及营销人 才,完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