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书写“中国之治”新篇章
你的位置是:首页 > 委员履职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书写“中国之治”新篇章
时间:2020-05-24    文章来源:新疆日报
【字体: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的讲话,字字铿锵有力。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疫情防控是检验我国当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如何认识这张抗疫答卷?如何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书写“中国之治”新篇章?代表委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谈信心、谈认识、谈思路,为推进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凝聚共识、建言献策。

战“疫”表现坚定制度自信

“疫情防控斗争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能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5月22日,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乾坤律师事务所乌鲁木齐分所律师法蒂玛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战“疫”丰碑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温宿县吐木秀克镇党委书记廖朝阳深有同感。他说,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动员能力令人自豪,基层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各行各业志愿者等深入街巷,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在这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战斗中,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廖朝阳说。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新疆区委会原主委牛汝极说,当前,我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加快恢复。战“疫”中,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制度优势充分凸显,也是党和国家推进治理能力建设的生动实践。“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制度自信,在世界格局中更好地构建我们的话语体系,媒体要更有力量、发挥更大作用。”他说。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工作者责任重大,我们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将制度优势转换为治理效能。”全国人大代表、墨玉县萨依巴格乡党委委员、组织干事艾克拜尔·麦提那斯尔说。

“中国之治”站稳人民立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个价值选择充分体现了‘中国之治’的人民立场。”法蒂玛说,我们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党委、政府、社会、公众携起手来,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凝聚成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牛汝极说,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充分诠释了我们的制度优势。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始终重视全体人民参与社会建设。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牛汝极说。

廖朝阳说,“共建”“共治”“共享”三者密不可分,社会治理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共建的力量来自人民,共治的智慧出自人民,共享的成果为了人民。

“社会治理需要征集群众的好建议,基层群众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会有许多新思路和新点子,应加以总结,形成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廖朝阳说,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必须发挥好村规民约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社会治理内嵌法治思维

抗击疫情期间,新疆有900多名党员律师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法蒂玛也组建了法律援助服务团队,编写法律问题问答,还开通律师热线,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法治进企业活动。

“我看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得到弘扬,全民的法治意识也得到强化。比如大家普遍认识到,造谣传谣、制假售假是违法行为,配合体温检测、出门戴口罩是责任。”法蒂玛说。

“去年,我区1.1万个村(居)有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基本实现全覆盖。”艾克拜尔喜悦地说,随着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公共法律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保障性作用日益显著。

“依法治理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牛汝极说,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接受了战“疫”大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全面提高了依法防控的战斗力。他认为,要完善法律制度,把治国理念转化为行为规范,为社会治理取得良好成效提供刚性保障。“依法行政和全民守法是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内核的重要环节,我们要不断提高普法宣传水平,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提供法治保障。”他说。

廖朝阳认为,要强化合作意识、协商意识,使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要加强法治建设,把社会领域的立法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他说。(文:隋云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