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各级政协协商阵地建设有型有形,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开展得有声有色。”
“在激活基层协商民主建设‘一池春水’这条路上,新疆各级政协组织开展协商工作的‘图谱’清晰可见,打开了基层政协工作的新局面。”
……
6月21日至25日,由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网、中国青年网、央广网、光明网、人民政协网等多家新闻媒体记者组成的“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新疆,先后来到乌鲁木齐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城市社区,踏访政协故事、聆听委员声音,在一线记录、用真情讲述,以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挖掘新疆各级政协组织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的成功经验和工作成效。
6月21日,采访团首站走进自治区政协机关,与自治区政协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交流。
图为座谈交流现场。郭冰摄
“形成‘1+2+1+4+N’的协商议政格局”“打造特色履职工作品牌”“全疆建立1967个委员工作站、协商议事室”……近年来,自治区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把工作聚焦到协商这一主责主业、“搭台”这一主要工作方式,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一项项翔实的数据、一个个鲜活的履职故事,正是自治区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例。
“内心暖暖的,让我真正感受到‘人民政协为人民’”“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为新疆政协点个赞……”采访团记者畅谈座谈感受。
离开自治区政协机关,采访团马不停蹄来到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红庙子街道新居社区政协委员工作站,走进了工作站的“百姓说事点”。
“最近天气炎热,小区内绿地浇水的频次太低,我来跟委员反映一下这个情况,希望能够解决社区绿化浇水问题。”新居社区居民阿孜古丽·托乎提来到社区内的“百姓说事点”,向本周五轮值的政协委员反映自己发现的问题。
6月21日,在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红庙子街道新居社区政协委员工作站“百姓说事点”,轮值政协委员对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进行商讨解决,努力把群众诉求解决在基层。郭冰摄
采访团了解到,新居社区委员工作站通过建立“2+2”工作架构,采取“社区吹哨,委员报到”方式,及时针对小区居民就业、小区乱停车、环境卫生处理不及时等问题开展一事一议,把协商阵地搬到群众身边,引导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治理者”。
政协委员工作站察民情、解民忧,真正走入到群众的心里面。这是乌鲁木齐市政协近年来聚力打造“乌鲁木齐·齐商量”协商民主品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乌鲁木齐市政协坚持“一站一特色、一室一亮点”,一室多用、资源共享,明确“界别型、区域型、行业领域型、专题型、网络型”5种类型和“有阵地、有职责、有制度、有活动、有评价”的“五有”建设标准,建立界别委员工作站(室)30个、街道(社区)委员工作站(室)84个,进一步完善拓展“齐商量”协商平台,把协商阵地建到了群众家门口。
草木葱茏,盛夏的伊犁河谷骄阳似火,伊宁市解放路街道六星街社区犁光街七巷13号农家小院里笑意融融。葡萄架下,一张方桌,几把长凳,政协委员、社区干部和居民群众围坐在一起,喝奶茶、拉家常。随着大家畅所欲言,“奶茶议事会”逐渐进入高潮。
6月23日,采访团在伊宁市解放路街道六星街社区开展的“奶茶议事会”现场进行集中采访。郭冰摄
78岁的阿不都·克依木是小院的主人。在接受采访时,他说,邻居们来这里坐坐聊聊已经成为习惯。“邻里间都是民生事,喝碗奶茶、说说话,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金点子’。”
奶茶暖胃舒心。在伊犁,奶茶是各民族餐桌上日常传统饮品,也是各民族之间互相包容、互相融合的纽带,更成为当地政协委员常用的履职途径之一。通过“伊犁人的奶茶会”协商议事会,委员与居民打成一片,让政策更接地气,问题更能及时解决,社区更和谐亲近。
小小“奶茶会”,推动解决民生大问题。如今,“伊犁人的奶茶会”这张协商履职品牌闪闪发光,闪耀在塞外江南的苹果园里,在喀赞其大妈的蓝色大院中,在喀拉峻草原牧民大叔的毡房里……一场场“奶茶会”,畅通了群众“说事、议事、理事”渠道,走出了一条具有伊犁特色基层治理的新路。
6月24日,采访团来到昌吉市阿什里乡金涝坝村的“委员助农网络直播间”。昌吉市政协委员刘荣化身“带货主播”,面对镜头侃侃而谈,为当地特色美食代言,与观众热情互动。短短半个小时,累计观看人次达2000多人,网民点赞2.3万余次。
6月24日,在昌吉市阿什里乡金涝坝村的“委员助农网络直播间”,委员通过直播销售助力农牧民增收。郭冰摄
在阜康市阜新街道文化路社区,有一座小院子,一年四季充满了欢歌笑语,被40余位不同民族的老人当成温暖的家。小院的主人是昌吉州政协委员沙尼汗·艾塔木。14年来,她甘做老人们的贴心“小棉袄”,把40余位孤寡老人视为亲人,演绎了跨越民族的“大爱”故事。沙尼汗还非常热心公益事业,经常帮扶困难家庭,参与慰问环卫工人、残疾人士等活动……
“我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但是党和政府给了我这么多荣誉,我一定会继续照顾好社区的空巢老人,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幸福。”沙尼汗在接受采访时说。
6月25日,在阜康市阜新街道文化路社区的沙尼汗居家养老中心,沙尼汗·艾塔木(右三)悉心照顾各族老人,用无私的爱诠释着民族团结一家亲。郭冰摄
“龚铭委员工作室”+创业就业工程、“苏玉琴委员工作室”+志愿服务、三工河乡山坡中心村协商小院的“微协商”……通过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的集中采访,采访团深深感受到,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充分发挥市县政协委员面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贯穿于委员履职全过程,将政协履职活动与基层治理相结合,让各族群众真正体会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目前,昌吉州已建立71个乡镇(街道)委员工作站,37个(村)社区委员工作室和界别委员联络室,把州、县市两级政协委员全部纳入基层委员工作站或工作室,真正让政协委员“沉”下去,社情民意“浮”上来。
“紧凑而充实,收获很多,不虚此行。”
“每一个采访点,都是一个‘中国式商量’的精彩故事。”
“感受到政协组织的勃勃生机,感受到政协人的热情与担当”……采访团一致表示,要把此次采访的所感所获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呈现出来,用更多精品力作,宣传推介新疆,讲好新疆的“中国式商量”故事,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结新果、出新彩。
“有创新、有特色、有成效,可写的协商故事很多,要么在采访途中,要么处于写稿状态。”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部副主任邓浩说,在新疆采访过程中,每天都有新闻点,了解到新疆各级政协组织和委员们许多感人的履职故事,也看到了政协在协商助力产业发展中大有所为,将用好自己的镜头和笔触,把这些“中国式商量”故事讲好。
政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主办 政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承办
ICP备案号:新ICP备17002221号 新公网安备650105020005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