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坚决打赢“双线战役”
你的位置是:首页 > 理论研究
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坚决打赢“双线战役”
时间:2020-05-18    文章来源:《中国政协》
【字体:

当前全球疫情形势超过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对世界经济冲击或超2008年金融危机,甚至直逼历史上更严重的经济大衰退,进而深刻改变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方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朝着于我有利的方向演化,只要我们在应对危机方面拿捏得当,就一定能避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发生迟滞的风险。

在全球化分工和交易网络中,疫情防控带来的停工减产及延迟复工,必然加大全球供应链风险。中国是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枢纽,2019年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出的比重约为30.9%。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推算,中国制造业生产每减少100亿美元,世界其他各国的生产及销售就被拉低67亿美元。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约为13%,韩国、意大利、日本的出口占全球总出口比重均高于2%,这意味着全球服装、鞋帽、机电、医药、汽车等行业将受到较大冲击。

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势力借势猖獗。疫情蔓延扩展了美欧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的蔓延,西方政客从狭隘的政党和自身利益出发,操纵舆论和民意,对我国际形象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实际上,“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不仅是理念,而是活生生的事实。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而不应该是全球化危机。

疫情防控是变量,经济社会发展是常量。新冠病毒可以隔离,经济面临危机。要立足底线思维,出台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积极精准应对,推动经济尽快复苏。

越是在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加大的时候,我们越是要慎终如始、坚定信心、化危为机,不失时机进入正常生产生活模式。让数字化治理“全面下沉”是应对风险的有效手段。信息化不仅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生产力,同时成为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支撑点。要及时总结前一阶段疫情防控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新媒体等信息化经验成果,加快补齐当前疫情防控信息化短板弱项,持续巩固提升社会治理信息化能力,如要加大信息化数据的共享力度。要进一步统筹加强人口、健康、物资供给、区域需求、交通运输等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的对接共享,通过加大信息化数据的共享力度,着力提高风险防控和应急治理能力,同时就百姓需求提供更加充分便捷的信息化数据支撑。要拓展信息化平台的融合深度。在疫情防控前一阶段,有关部门开发并利用信息化APP平台,初步搭建了多层次的大数据防疫系统,也为疫情防控后期安全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社会秩序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化技术支撑。统筹推动疫情防控信息化平台之间的深度融合发展,既是下一阶段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必须答好的考卷。要提高信息化内容的安全程度。要采取更加高标准、更加严要求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科学把握好个人隐私信息依法依规合理使用与风险防控需求之间的平衡。与此同时,要进一步科学统筹推进强化数据采集分析应用、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信息化制度体系,加快推进数字治理建设。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要进一步固本培元、“调理补气”,巩固积极向好的抗疫成果。一方面坚守“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密防线,另一方面要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各国抗疫而发生局部断裂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生产经营自救,大力提高物质产品自我供给,尤其是强化粮食、能源等生产生活必需品供给安全,防止出现短缺。

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灵活适度。恢复市场活力,复苏就多一份希望;促进收入和消费回升,经济就多一份拉动力量。要做好“开源”和“节流”两篇文章。倾斜投入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发行特别国债,投向与国家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国家储备体系以及保障基本民生相关的项目,与地方专项债互补使用。大幅提高资源类、金融类、烟草类国有企业资本收益上交比例。相机调降“存款基准利率”,采用“小步快跑”降准的政策工具。货币政策要在一定期限内有针对性地适度放宽,增加流动资金贷款,集中用于企业解困,提供纾解三角债专项贷款,压缩中长期和大项目投资贷款,避免挤占现有企业需要的信贷资金,造成资源错配。

 

就业优先政策注重与纾困救济相结合。美国通过促进资本与产业的回归,尝试重建一个自给自足社会的战略取向,意味着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结构性重组。第一,考虑一批能尽快带动就业、社会效益好的以工代赈项目和劳动密集型投资项目。可以社会招标,公助民办。以工代赈,政府购买劳动,兴建社会福利事业、公共事业。第二,对失业和困难人群发放救济补贴,重点救助未被社保覆盖的失业人群和因疫病受困的家庭。确保失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包括失业返乡的农民工在内。尽快完善社保对农民工的覆盖,扩大保障房建设,把新城镇居民纳入保障房覆盖范围,促进城乡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消费回补。第三,营造比较容易找倒谋生机会的社会生态,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扩大灵活短期就业。

防止疫情防控和全球产业链双“回波”冲击,加大医疗防护用品生产和出口,积极推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合作。切实落实好联防联控机制,做好入境人员健康申报查验、体温监测筛查和医学巡查,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症状人员、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按规定落实转运、隔离、留观等闭环防控措施。在我国第一波产业链受影响冲击情况下,防止相关国家生产和物流因疫情影响,对我国产业链形成二次“回波”冲击。中国可以成为更加稳定的抗击疫情急需的各类制成品供应国,特别是以呼吸机为主的医疗物资、生活用品和基本工业品,为世界抗击疫情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加大研发力度,全面提高我国重大传染病的病毒检测、传染控制、诊断救治技术水平,并使我国的疫苗和药物研发进入国际前列,争取在未来形成新的产业优势。

 

在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后,应当把推动对外开放作为重中之重。加快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继续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及配套行政法规等规定,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改善营商环境,加快外商投资大项目的开工建设进度。实施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推动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先行先试,积极筹备第三届进博会。在量力而行、行有余力的条件下,通过“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等创造一些双边或多边合作形式,向抗疫压力较大的国家提供医疗人员、技术支持和经验指导。帮助患难国家一起尽可能抑制疫情蔓延,减弱对全球经济和政治的冲击。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新空间。

疫情防控不能松,脱贫攻坚不能等。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把不能等的事干起来,把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的事干起来。越是在绷紧弦、铆足劲的关键时刻,越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毅,奋力答好两张考卷,坚决打赢“双线战役”!

 

作者:张连起

全国政协常委、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

本文刊登于《中国政协》2020年第7期